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多形式开展托养服务 提升残疾群众“三感”
文章来源:贵阳市残联教就部       作者:覃英       发布日期:2022-01-30
【打印】 字号:【

为切实提升我市智力,精神残疾人照护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贵阳贵安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通过相应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实现辅助性就业,走出家门,我市各级残联多措并举,通过能力训练、作业疗法等形式助推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辅助性就业,有效提升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满足个性化居家托养服务需求。2021年,各级残联投入补助资金395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2638名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服务内容从打扫卫生、做家务、洗衣洗澡剪指甲到送医送药、买米买油、缴纳水电保险、再到陪同看电影、逛公园、谈心聊天等等,尽量满足残疾人需求,真正做到个性化服务,得到了残疾群众及家属的点赞。

是示范引领,探索日间照料和寄宿托养补助措施“残疾人日间照料示范点”创建基础上云岩区、南明区残联继续探索日间照料和寄宿托养补助措施,落实托养补助经费388万元,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1010名寄宿托养和日间照料残疾人进行补助,受助残疾人的自身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融入社会的能力得以提升,家庭照顾负担大大减轻,残疾人及家属满意度较高

是辅助就业,提升融入社会的能力。为了提升托养对象融入社会的能力,贵阳市通过机构补助和工资补助方式,鼓励创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辅助性就业基地6个,帮助50余名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这些残疾人不但得到了日间照料,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领到劳动报酬,纷纷表示感谢党的关心、感谢国家好政策。

是温情关怀,为边远部分困难残疾托养对象发放补助。在实施托养服务的同时,对一些边远无机构提供服务由家属照部分困难残疾人,通过直接补助方式给予补贴,让他们同样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关怀。2021年共补助473人。

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托养服务,残疾人精神面貌得以改善、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逐步提高,残疾人家属照顾负担有所减轻,使原来“照顾一人,致贫一家,拖累一群”的现象得到改善,“托养一人,幸福一家,影响一片”的格局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