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区县动态
区县动态
花溪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让少数民族村绽放新活力
——走近花溪区高坡乡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
文章来源:花溪区残联       作者:李朝明、陈光应(高坡乡)       发布日期:2023-04-17
【打印】 字号:【

高坡苗族乡是花溪区少数民族聚集的边远乡镇,大洪村则位于花溪区高坡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花溪区最高海拔的地方也是网红打卡地皇帝坡(鸳鸯坡)也在此。大洪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共6个自然寨,9个村民组,人口在籍数为385户2116人,苗族占绝大多数。其中:残疾人总数共24人,18岁以下的有3人;重度残疾有11人;多重残疾4人、智力残疾3人、精神残疾3人,肢体残疾14人。

2022年,高坡乡大洪村按照《贵阳市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的要求,申报成为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及残疾人基层工作样板点,并积极围绕“提升服务、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特色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大洪村以基层残协换届为契机,健全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由村支书担任村残协主席,村委委员任村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强化村残疾人协会队伍,进一步夯实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基层残疾人工作样板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无障碍升级改造,完成无障碍公厕改造,村委会大门口修建缘石坡道,在村委会大楼一楼设残疾人服务窗口和残疾人协会办公室,职责明确、制度上墙、宣传资料到位,增设了一些残疾人文化体育用品、设施,方便残疾人及村民进行康复健身文化活动。把残疾人公共服务相关内容列进村规民约,规范建立残疾人档案,摸清底数,提供优质服务。2022年大洪村共为1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申请家庭无障碍改造;为9名重度残疾人申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5名困难残疾人办理国家最低生活兜底保障;为有需要的残疾人申请安装假肢、助听器、轮椅等辅具。通过这些服务,极大解决了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大洪村作为贵阳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了2个村产业项目。一是汇达农业精品果蔬基地,投资4500余万元,种植种类有车厘子、蜂糖李等高端有机水果,每年土地流转费用40.365万元,村民每年务工收入共计35万元。二是旅游观光开发,由花溪旅游文化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在大洪村一带进行旅游观光开发,已投资965万元,土地流转1390亩,每年发放土地流转金84.5余万元,村民每年务工收入共计24余万元。三是探索“1+1+N”模式下集体经济建设,以合作社的名义组建注册一家公司,其中村集体占51%,汇达占40%,大洪村民意愿参股占9%,保股金分红,年收益在5-7%之间。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作为大洪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优先享有入股权,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指数。大洪村的这些做法,以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为高坡乡残疾人工作示范点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渠道帮扶引导,促进就业创业

残疾人就业创业是解决残疾人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大洪村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有力促进了残疾人及家人就业工作,提高了部分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水平。村残协通过归类建档,全面地掌握并建立了残疾人就业、失业和培训需求档案,为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服务提供服务。通过宣传、职业培训等方式,多渠道积极鼓励残疾人创业,在村残协的动员引导下,残疾人走出家门、积极创业,有想办手艺加工房的,有想做养殖场的,有学成技艺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的。乡镇和区残联协调集中安置残疾人的企业,采取以中短期培训方式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和残疾人自身情况,还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手工艺编织、厨艺、盲人按摩、家电修理等培训。大洪村更发挥乡村振兴示范点作用,创建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如:租赁闲置民房作为加工房、鱼塘发展水面养殖、山林开发集鸡、鸭、鹅等为一体的立体种养业;邀请技术人员对约600亩荒山进行开发利用、设计规划、土壤提升以便种植果树或药材。与此同时,大洪村还计划发展集种植、养殖、餐饮、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建成投产后可带动全乡19个村的残疾人就业。经过努力,2022年大洪村有劳动能力10名残疾人,从年初的零就业到年末实现了10人全部就业(4人固定就业、6人灵活就业),就业率达到100%,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增加到1.236万元。2023年,大洪村计划为残疾人增加电脑操作、美发、服装裁剪、花卉种植、家畜家禽养殖、苗绣等技术培训,为拓宽残疾人就业选择范围提供条件,日前已经在积极筹备当中。

发扬少数民族特色,传承文化遗产

高坡乡是少数民族乡镇,苗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苗家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大洪村残协定期举办“残疾人苗绣文化交流活动”,培养残疾人参与苗绣的兴趣爱好,提高残疾人的工艺水平,鼓励残疾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高坡乡政府还在主要街道上,无偿提供、装修好一间门面,为残疾人苗绣及手工艺编织产品提供展示展销点,帮助解决产品销售问题。这一做法,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得到了实惠。

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提升幸福指数

为丰富大洪村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洪村利用村委会的场地,完善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基础设施,购置了适宜残疾人使用的体育健身用品,在“三八节”“助残日”等节点,多次组织残疾人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还开展了象棋、乒乓球、书法等比赛,鼓励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村残协还不定期组织残疾人在活动室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讲座、宣讲、讨论等形式,向残疾人朋友宣传惠残助残的好政策,帮助残疾人朋友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引导残疾人朋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参与感,提升了残疾人朋友的幸福指数。

 高坡乡残联理事长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对照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规范标准狠抓整改,弥补不足,继续以积极创新、主动服务,积极开拓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调动残疾人的热情和激情,引导他们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共谋大洪村发展,共享大洪村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大洪村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也将继续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引领整个高坡乡,甚至花溪区基层残疾人工作,将大洪村残疾人示范点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区。”

58926WEB.jpg

图为:花溪区高坡乡大洪村党群服务中心

46308 WEB.jpg

图为:大洪村残疾人苗绣文化交流活动